html模版三大引擎助力成都攀登城市“服務業梯隊”頂層
每日經濟新聞(博客,微博)記者 楊棄非 實習記者 謝孟歡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王可然

今天,成都正式迎來第二批“超甲級、甲級商務寫字樓”,成都商務樓宇升級“超甲”的范圍再度擴圍。

在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看來,對商務樓宇的“立標準、樹標桿”,與服務業的發展需求密不可分。“樓宇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載體,今天的樓宇佈局就是明天的產業佈局,樓宇市場不加以引導、規范,就會成為制約今後產業發展的短板。”

對於正在建設國傢服務業核心城市的成都來說,“提檔升級”始終是關鍵詞。在7月2日召開的“成都國傢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”上,成都再次將發展“高新技術服務業”、“金融服務業”等現代服務業放在核心位滴雞精置,意在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,推進服務業供給側改革。

如何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?成都提出,通過“做大平臺經濟”、“做強總部經濟”、“做優樓宇經濟”,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,成體系地構建起經濟新動能。其中,以“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大集團的最高總部、企業區域總部、研發設計總部和運營結算總部”為重點的總部經濟,正為成都鋪就一條從“工廠成都”向“總部成都”發展之路。

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看來,利用好這三種服務業“新經濟”,成都很有希望擴大高端服務業的占比,“從而明顯拉開與其他同類城市的服務業的差距,從而形成更有縱深的服務業梯隊。”

推進標準化評定 甲級樓宇擴圍

根據此前成都市商務委公示信息,今日掛牌的第二批成都“超甲級商務寫字樓”中,在坊間已聚集不少名氣的成都來福士廣場、恒大中心、四川航空廣場、中海國際中心FG座以及上善國際均榜上有名。

被譽為“立起來的開發區”、“垂直印鈔機”,樓宇經濟引進稅源的作用巨大,也一直是成都服務業發展的重點。2016年,成都中心城區稅收貢獻上億的“億元樓宇”就有47棟,總共貢獻稅收133.3億元。

“樓宇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載體,今天的樓宇佈局就是明天的產業佈局,樓宇市場不加以引導、規范,就會成為制約今後產業發展的短板。”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說。正因為此,成都開展的樓宇標準化評定,也志在釋放樓宇經濟優化產業結構、提升產業發展能級的動能。“我們要通過"立標準、樹標桿、提品質、去庫存",推動樓宇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”上述負責人說。

自2016年4月第一批“超甲級、甲級”寫字樓以來,成都迄今已擁有13棟超甲寫字樓,以及17棟甲級寫字樓。作為第一批入圍的超甲樓宇,仁恒置地(成都)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中興曾表示,“成都商務寫字樓等級評定、樓宇經濟發展相關政策,與政府的城市營銷、招商引資有異曲同工之處。”

記者也註意到,於去年掛牌的第一批超甲寫字樓已展現出強勁的“吸金”能力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成都首批18棟甲級、超甲級商務寫字樓,平均入駐率分別達到73%和81%,入駐樓宇世界500強、總部機構、國有及外資企業增至184傢。

成都的雄心不止於此。在樓宇經濟發展上,成都還期望能更上層樓,力爭到2020年培育超甲級、甲級寫字樓60棟以上,億元樓宇達到100棟。

達到這一目標,成都的思路是進一步推動樓宇經濟融合發展,其中包含“以樓宇產業承載力提升為主要驅動的"載體融合"、以產業耦合力協同為主要驅動的"功能融合"和以外因影響力催化為主要驅動的"要素融合"”。其中,“樓宇+專業市場”、“樓宇+特色街區”、“樓宇+產業園區”的融合發展模式將成為成都樓宇經濟新的重要方向。

從“工廠成都”到“總部成都”

在成都車水馬龍的中心地帶,已升為“超甲”的仁恒置地廣場勾勒出人民南路第一高的天際線,也勾畫出成都總部聚集樓宇的高度:早在2011年就掛牌成為錦江區總部經濟發展基地,仁恒置地廣場現已匯聚瞭杜邦、美贊臣、富士電機、拜耳、全球國際貨運、殼牌、贏創德固賽等23傢世界500強企業。

被認為是樓宇經濟的“升級版”,總部樓宇已成為成都樓宇經濟發展的重點內容。而翻看成都的規劃,總部經濟更被成都定為發展服務業的又一重點領域:根據成都7月2日出爐的《成都產業發展白皮書》,位於天府新區、高新區、青羊區的三個“總部基地”就被成都列為重點產業園(集聚區)。

一塵不染的木地板、不留煙蒂的煙灰缸……7月7日,當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走進成都最早的總部基地——青羊區總部基地管委會時,一個井然有序的辦公室仿佛在訴說著總部企業在此聚集的奧秘。成都市青羊新城建設管委會投資促進部部長魏韻波正在翻看《京滬穗總部經濟發展對成都的啟示》,學習其他城市發展總部經濟的經驗。

“與北京、上海滴雞精團購、廣州這些城市相比,成都發展總部經濟的條件肯定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”魏韻波告訴記者,“但成都確實有發展總部經濟的必要。”

盛毅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也指出,成都要有高端的產業組織形式,能帶動、輻射更大區域,要承擔相應功能發揮相應作用,就要發展總部經濟。

而據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兒童雞精責人介紹,總部經濟最重要的是為城市帶來大量稅收,並能夠以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創新思維帶動本地上下遊企業的發展,以發揮總部經濟的“產業鏈乘數效應”。

基於此,成都發展樓宇經濟的雄心也不言而喻。到2020年,成都要實現主要產業本地配套率60%以上,變“工廠成都”為“總部成都”。同時,到2022年,總部企業對地方稅收增量貢獻突破10%,把成都建成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總部經濟品牌城市。

在魏韻波看來,成都發展總部經濟的優勢,就是要提供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配套,從吸引人才的角度來吸引企業。他認為,這正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總部經濟所看重的條件。

以青羊區總部基地為例,截至目前,青羊總部基地已吸引世界500強分支機構9傢,全國500強11傢入住,已成為成都總部經濟發展的典型區域之一。

聚焦高端提升產業發展能級

從樓宇經濟到總部經濟,成都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瞭一條聚焦高端、提檔升級之路。而在完善產業發展載體上,成都還期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,在平臺經濟上做大文章。

5月25日,天府新區官網公示的一份京東亞洲一號成都天府新區物流園一期I段項目的環評公告,預示著京東曾公開表示將佈局於此的新營業中心的規劃將步入軌道。而今年以來,包括阿裡巴巴、騰訊在內的大型公司就新的落戶事項與成都簽訂瞭協議,更使這座全國首批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的發展空間再度延伸。

與樓宇經濟、總部經濟類似,以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為基礎的平臺經濟由於其對稅收的強帶動性,也被成都重視有加。根據規劃,到2020年末,成都期望培育和引進平臺企業50傢,實現平臺企業交易規模占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比重超70%。而對於電商交易規模已於2016年突破萬億的成都,這個數字則意味著服務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將在此鋪開。

值得註意的是,成都對這三種服務業“新經濟”的發展還有更大的期望。據成都市商務委介紹,“做大平臺經濟、做強總部經濟與做優樓宇經濟”已被其定位提升服務業產業發展能級、促進產業發展的新引擎,以此推進成都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。

為何成都有此規劃?在盛毅看來,這與成都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緊密相關。“成都服務業總量優勢不錯,但總體來說服務業水平還不夠,成都不僅可以、而且有必要從高端入手。”

一個例子是,服務業於2016年占GDP比重為60.5%的深圳,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已達到70%。而在此基礎上,深圳同年服務業增加值達11785.88億元。相較而言,成都同年服務業占GDP比重已達53.1%,但增加值僅6463.3億元,對整體經濟的帶動性仍需進一步提升。

盛毅認為,發展這三大服務滴雞精比較業新經濟,其本質正是搭建吸引企業的平臺。

在成都的規劃中,利用這些新的經濟形式,將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,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“成都服務”品牌。其將2022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的目標定為57%,並期望能夠初步建成國傢服務業核心城市。

(責任編輯:宋政 HN002)


和訊網今天刊登瞭《三大引擎助力成都攀登城市“服務業梯隊”頂層》一文,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,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。

滴雞精門市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gyy268s4o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